日期:2023年4月14-16日
主辦:河湖生態論壇組委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地點:河南·鄭州
類型:會議
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 全面實現流域生態環境自然復蘇 (排名不分先后) 主辦單位 河湖生態論壇組委會 聯辦單位 河湖網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安全與工程學院 青島環境工程設計院
承辦單位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資源學院
支持單位
碧沃豐生態環境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水利發展研究》編輯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水生態與景觀藝術設計院、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
河海大學環境學院、鄭州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
武漢大學污淤泥研究中心、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河南城建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
長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長江大學國際水生態研究院
河南師范大學水產學院、河南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環境工程學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究院
中國植物學會水生植物資源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北京生態修復學會
山東水生態文明促進會、成都市環境科學學會
水安全與生態修復國際創新團隊、河南省水污染治理與河湖生態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工業大學河湖生態修復及藻類利用省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水體污染防治與修復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綠色低碳水處理技術與水資源利用國際聯合實驗室
江蘇省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水生植物資源與水環境修復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工程學院南水北調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流域生態安全國際聯合實驗室
水泥基生態修復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峽水庫生態系統湖北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3年4月14-16日 (4月14日報到) 河南·鄭州 (具體地點詳見第二輪通知)
專題一:黃河流域水安全發展與生態修復
黃河流域水安全與城市洪澇防范、水資源規劃與高效利用、流域水沙調配、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護修復、水土污染與濕地生態治理、流域水電與新能源一體化開發、流域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服務、黃河文化及實驗分析、案例介紹等。
專題二:水環境與水生態修復及黑臭水體治理
流域生態水網構建與實施;中小河流生態環境治理與健康評估;城鄉河湖水生態調度與工程示范;河湖生態補水與地下水位閾值研究;資源開采區流域生態修復模式與關鍵技術研究;資源開采區地下水可開采量計算;水環境與水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河湖治理與水沙資源綜合利用理論與技術;流域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與評價的問題與新思維;水環境在線監測新技術與解決方案;水環境綜合治理生物修復技術、裝備與發展;PPP模式下河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河湖藍藻水華暴發及水質突發性污染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理技術;黑臭水體治理現狀研究及發展趨勢;城市黑臭水體成因與防治技術研究;黑臭水體治理與流域尺度管理的原則與措施;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管理經驗分享;城市水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健康性評估;水環境生態與生態毒理學等。
專題三:河(湖)長制信息化建設
河(湖)長建設的目前現狀及發展趨勢;河(湖)長制背景下的河湖健康評價;“一河(湖)一策”的科學編制與具體實施;河(湖)長制實施經驗與河(湖)長制考核機制;河(湖)長制監督考核體系建設及實施;河(湖)長制與鄉村振興;河(湖)長制監管系統建設;互聯網+智慧水利;國家水網建設+智慧水利;生態水利、河(湖)長制APP設計及運行維護;面向河(湖)長制實施功效的生態河湖建設等。
專題四:河湖水域岸線劃定及管控
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與優化;河湖廊道建設技術;河湖生態緩沖帶劃定與建設技術;河湖水域岸線劃定技術與應用;河湖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河湖水域岸線管控;河湖生態空間概念及劃定技術;河湖生態空間管控指標篩選;河湖水域岸線開發技術及空間協調技術研究;水污染治理新技術與新型污染物治理研究;河湖清四亂經驗分享、河湖岸線劃定與三區三線協調研究與實踐。
專題五:水生植物資源綜合利用與水生態修復
水生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及資源化利用;水生植物生態環境修復關鍵技術;水生植物在污染水體及灘涂濕地生態恢復與重建的應用;水生植物在人工濕地凈化技術與構建和海綿城市建設中及水源地水質保護的應用;水生植物產學研平臺建設;水生植物資源搜集與開發、水生植物修復關鍵技術與水環境等方面最新成果。
專題六:生態邊坡與濱水景觀設計及人工濕地保護
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生態邊坡治理技術與設計;邊坡柔性防護系統與技術應用;景觀設計在城市水治理工程中的應用;景觀與水文海綿城市規劃調查分析與設計;國外經典濱水景觀設計案例分析;城市水體凈化設施、河道岸線等基礎設施規劃;濕地及人工濕地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技術探討;土地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的植物選擇及其濕生性狀研究;人工濕地微生物菌劑應用技術;人工濕地的維護管理與防堵塞技術與實效。
專題七:生態清淤新技術及污泥資源化再利用
中小河道清淤及淤泥處理技術;河湖清淤疏浚及底泥處理;污泥處理整體解決方案;清淤深度確定方法研究;清淤時機及原位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河湖淤泥固化脫水及黑臭水體治理工藝與技術;熱水解厭氧污泥新型調理技術的開發及工程應用;污泥堆肥與土地利用與管理;污泥處理處置工程設計和實踐經驗探討。
專題八:研究生分論壇
歡迎各相關科研院校研究生積極參與本次論壇,并做相應匯報。
專題九:項目合作需求發布
歡迎各企事業單位及相關科研院在本次論壇期間發布相關合作需求。
專題十:科技成果及新產品、新技術展示
與會代表可申請報告,每個報告20分鐘。請提前報名申請,同時提交報告摘要和報告人簡介。
全國各地市政、水務、環保、規劃等主管部門有關領導及處室負責人,流域機構及河流、水庫、湖泊、岸線、地下水管理單位,不同層級河長制實施單位;市政、勘測設計、規劃設計、科學研究部門及高等院校;國內外儀器生產企業、技術公司、及從事流域(區域)水環境(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等)、水污染防治與水質改善、水環境監測、監控與預警以及水環境管理研究、治理與工程技術的科研院所、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的企業等。
1、本次征集論文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和優秀獎10名,論壇組委會將對獲獎者進行表彰和獎勵(獎勵辦法:一等獎現金3000元人民幣、二等獎2名現金2000元、三等獎3名現金1000元、優秀獎現金500元)。
2、論文征集截止時間:2023年3月15日;論文評選結果公布時間:2023年3月20日。
3、論壇組委會將向相關的學術刊物擇優推薦部分獲獎論文(摘要)。
1.會議注冊
與會代表需通過微信掃碼報名注冊,二維碼見下方,或填寫會議回執表通過郵箱發送至:50428304@qq.com。
2.會議費用
參會人員 | 會議費用 |
參會費用 | 2000元/人 |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 | 1200元/人(憑學生證注冊) |
企業產品技術推介 | 10000元(時間20分鐘、含2個參會名額) |
展覽展示 | 10000元/個(3m×3m、含2個參會名額) |
會刊彩頁 | 2000元/頁 |
宣傳冊發放 | 2000元 |
注:有意作為協辦單位或贊助請聯系組委會 |
大會將提供一系列贊助方案,以確保企業贊助能充分利用大會的各項資源來獲得最佳的宣傳效益,并配合贊助企業需要進行適當調整,熱誠歡迎各企事業贊助本次大會,并展示最新的設備、產品和技術;
A、獨家冠名 (費用:20萬人民幣)
B、戰略合作伙伴(費用:10萬元人民幣、限2家)
C、協辦單位(費用:8萬元人民幣)
D、晚宴贊助(費用:8萬元人民幣)
會議注冊費含會議期間餐費、會議籌辦費、專家費、場地費、資料費等,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3.匯款方式
備注:請辦理匯款時注明“2023(第七屆)河湖生態論壇+單位名稱+姓名”,以便查詢開票。
注意事項:請各參會代表報名后5個工作日內將會務費匯入指定賬戶,原則上不接受現場繳費,展位按照到款的先后順序安排。
聯系人:李老師
手 機:133 1125 7001(同微信)
郵 箱:50428304@qq.com
微信報名:掃描、長按下方二維碼,通過微信號報名;
文件及報名表下載:2023(第七屆)河湖生態論壇(河南·鄭州)文件及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