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綠色建筑設計論壇暨天府農業博覽園建筑觀摩活動在天府農博園舉行
春和景明,萬象更新。3月7日,2023綠色建筑設計論壇暨天府農業博覽園建筑觀摩活動在天府農博主展館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建筑行業、高校的大咖、精英齊聚天府農博園,以農博島內的各點睛建筑為范本,圍繞“竹木建筑 雙碳新生”這一主題,進行交流與探討。
本次論壇由中國建筑學會、四川省建筑師學會指導,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學術委員會、四川天府農博園投資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西南區域中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建筑技藝》雜志社、成都中建綠色田園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承辦。
據悉,此次論壇是基于天府農博園建設成果的一次展示與分享,旨在將當代先進的竹木結構設計、技術、建造、體驗帶給每一位來賓,搭建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促進竹木建筑各方面的有效交流,為低碳、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共同助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崔愷主持活動開幕式,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四川省建筑師學會理事長錢方,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熊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建平,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劉志鴻,國際竹藤組織全球竹建筑項目協調員劉可為等出席活動。
修龍 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
來到天府農博園,聚在油菜花盛開的無垠田野旁,相聚在形如“稻浪翻涌”的巨型木拱空間下,聚焦“竹木建筑,雙碳新生”,看到以崔愷院士領銜的諸多設計團隊的巧思下,像天府農博主展館這樣,如此大尺度、高精細度、高裝配化的木結構建筑的創新呈現,既根植于這片田園鄉土,又融合于新型工程木材與技術,為我們未來進一步研發、推廣木結構設計與建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熊風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
農博主展館不僅合理采用了具有固碳優勢的木結構建筑形式,設計更加充分體現了“人-自然-生態”的有機融合,加強了綠色建筑的本土文化探源與創造性轉化,推動了氣候適應性設計與本土文化傳承體系的構建。這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引導的綠色建筑建設理念,正是引領我們四川省建設領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的綠色發展的綱領。
劉志鴻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裁
天府農博園既有與田野景觀相融合的建筑群落,也有“室內展館+室外展場+林盤展區+大田展區”的博覽空間,同時將建筑設計與節氣周期、四季更迭的意象相融合。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旗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幸參與了農博園主場館的設計實踐。此次活動,帶大家感受竹木建筑的魅力,更好地發揮竹木建筑在行業低碳綠色發展中的作用。
胡建平 成都市新津區委副書記、區長
天府農博主展館是亞洲最大木結構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榮獲了 2022 世界結構大獎。在農博主展館,我們運用了 BIM 技術、物聯網技術打造數字孿生展館,實現數字建造、數字運維、數字運營三大場景應用。同時,我們還布局了青苗、瑞雪、24節氣塔等極具設計感的功能建筑。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朋友,持續關注新津、支持新津,在綠色低碳領域開展創新創造、先行先試,推動更多建筑行業的創新成果在新津產品化、產業化,共同為國家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活動學術論壇環節,按天府農博園、竹結構技術研究、木結構技術研究分為三組,進行交流分享。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崔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袁烽,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劉藝,上海思卡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莊曉峻等行業大咖,結合天府農博園的農博主展館、青苗、瑞雪等點睛建筑的外觀設計、功能定位、建設投用等方面,分別作了題為《綠色生活召喚綠色建筑》《觸摸元宇宙——連接虛擬與現實的建造》《木構敘事——成都新津農博園青苗項目設計實踐》《木·結構·建筑》的交流分享。
崔 愷
綠色生活召喚綠色建筑
農博主展館建筑形體取義于成都平原遠望層巒疊嶂的遠山意向,并提取豐收時節風吹稻浪的建筑形態和色彩,轉換為建筑屋面的優美形態和豐富色彩,形成六個別具特色的曲面形體,與大地輕盈相接,成為大田景觀的一部分。
袁 烽
觸摸元宇宙——連接虛擬與現實的建造
“瑞雪”的生成從線性的場地邊界條件出發,將苛刻的用地限制轉化為自由連續的整體線性流動空間;起伏錯落,形態類似于雪后的地面,也像是正在消融的積雪,描摹出雪落大地、冬雪消融的景象,與周遭景觀及人文精神悄然融合。瑞雪屋面由基于結構性能的力學找形手段生成了曲率變化復雜的連續雙曲殼體幾何,并將互承木結構體系作為結構落位方式。
劉 藝
木構敘事-成都新津農博園青苗項目設計實踐
青苗的設計用化整為零的單元式模塊,回應不規則的用地。以“青苗”為設計理念,單元間相互錯落,與田野景觀相融合,建筑群落猶如生長于田野中。單體建筑由中心的混凝土柱生長出木結構骨架,覆以陶板瓦屋面,形成向上的張力,根莖即為骨架,葉肉即為屋蓋。用仿生的手法回應大田環境,與自然對話。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綠色建筑設計競賽頒獎典禮。該活動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清華大學和北京建筑大學聯合主辦。東南大學團隊的12號作品《Y HOUSE》獲得一等獎。
論壇前一天,與會專家、學者、行業精英還實地參觀了天府農博主展館、數智林盤·瑞雪、科創林盤·青苗等天府農博島內建筑地景,就其中涉及到的先進設計理念及前沿建設技藝進行了交流探討。